宁波市侨商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涉侨新闻

涉侨新闻

宁波百隆纺织有限公司

作者:     来源:     上传时间:2008-04-29     点击数:4075

       宁波百隆纺织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研发、生产纺纱的港资企业,2006年产品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出口创汇近1亿元。去年,该公司获得了“全国纺织和谐企业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百家明星侨资企业”荣誉称号,公司本着求实、创新、服务的敬业精神,业务不断的扩充和发展,目前已成为当之无愧的色纺纱行业的领跑者。

自主创新——提升竞争力的核心所在

       公司总经理卫国认为,纺织行业作为一项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传统行业,多年来众多企业走的都是一条求产量、求效益而忽视产业升级的生存之道。但市场的规律告诉我们,市场不可能永远保持一成不变,企业要想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求胜,就要具备良好的市场洞察力,就必须坚持自主创新,用不断创新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他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业内人士都知道,“飞花”是影响混色纱线产品质量的老大难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百隆人从分析飞花产生的原因入手,从环境、机器运行等诸多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成立了专门的攻关小组攻克难题,最终自主研制成功了一套“防飞花串色”装置,解决了色纺串色这一困扰纺织界多年的难题,填补了国内空白,并申请了国家专利。据了解,百隆目前已申请了棉花散纤维染色、防飞花装置等多项国家专利,并有多项专利正在申请之中。2005年,百隆获得年度“纺织产品开发贡献奖”。

品牌战略——以全新理念领跑行业

       色纺纱在纺织行业属于中间产品,进行品牌推广有其先天的困难。但经过不懈的努力,百隆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对于中间产品来说,进行品牌推广和最终产品有着较大的不同,因为我们面对的不是普通的消费者,而是下游的用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单纯的广告并不能起太大作用,中间产品品牌战略的核心还是品质、创新和快速反应机制。只有踏踏实实地做好这些基础性工作,才能最终赢得客户的认可。”
       正是基于这种理念,百隆在品牌推广上并不急于求成,哗众取宠,而是从源头抓起,用一点一滴的实际工作,最终达到品牌的升华。为此,他们参加了由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推出的中国流行面料工程,并最终被确定为国内第一家棉色纺纱开发基地。优良的品质、领先一步的产品也使百隆生产的BROS混色花纱得到了国内外高端用户的首选,成为他们心目中首屈一指的色纺纱品牌。

以人为本——创造和谐的发展氛围

       据了解,百隆集团对人才一向重视,每年,公司都会到大专院校招收毕业生,以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工作条件吸引他们加盟。对新招的人才,除在工作上给予适合的职位外,在生活上也予以人性化的照顾,如开设上下班班车、提供租房补贴等。对老的技术人才和管理骨干,公司也一向另眼相看,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使公司拥有了一支稳定的管理、技术、生产和营销队伍。据卫国介绍,为了留住人才,企业还专门通过拍卖高价竞买了一块70亩的商业用地,新建了700多套住房,并以成本价卖给骨干员工,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同时,企业还注重对员工的培训工作,经常组织对中层骨干和一线工人的各类培训,每年培训费用达几百万元。
       对普通工人,百隆也一向厚爱有加。企业为每一间员工宿舍都安装了空调,以帮助外来员工应对南方的高温高湿天气;工厂食堂亏本经营,每年企业要贴进去100多万元,并开设有专门的回民餐厅;生活区建有多功能厅、电视室、棋牌室、阅览室等休闲设施,平时企业经常组织操作运动会、节日文艺汇演、拔河比赛、跳绳比赛、象棋比赛等活动,职工业余生活丰富多彩;对夫妻外来工设有专门的夫妻房,企业还帮助解决子女的就近读书问题。

服务社会——共建共享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发展中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各行业各部门都应该为新农村建设出力。为响应党中央号召,百隆集团积极参与,主动与邻近的天中村结对,把承担社会责任视为己任。
       在去年结对共建活动中,百隆集团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和农村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参与新农村建设:第一、该公司增强社会责任感,近年来,每年都向当地的慈善机构捐款5万元,还连续两年向当地敬老院提供资助金6000余元;第二、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分别向两个结对村提供帮扶资金3万元和2万元;第三、积极慰问特困对象,每年提供一定资金,用于困难群众的慰问;第四、促进农民就业,在招工方面优先安排结对村的劳动力,2006年已有近千人获益;第五、建设公益事业,营造新农村的良好环境,近年来,该公司先后投入10多万元,用于结对村农贸市场建

 


会员企业网站: 市级各部门网站: 省内侨务网站: 各地侨商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