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侨商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会员风采

会员风采

徐鸣翔——雁鸣高翔划长空

作者:     来源:     上传时间:2010-01-20     点击数:7504

大雁齐飞,往往有头雁领路,用整齐的队伍划破长空;行业发展,必然有先锋领军,用昂然的姿态占领市场。
——题记

      徐鸣翔先生就是一只领头雁,在香港制刷业素有“刷王”美誉。他执掌帅印的启发集团,所生产的发刷产品仅在美国就占有逾25%的市场份额,称其为行业先锋名副其实。因此,为香港工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他,先后获“2002香港青年工业家奖”、“亚洲知识管理协会院士”、“香港工业专业评审局院士”等殊荣。
  从家庭作坊式生产起家,他积跬步而行千里;从冷门行业入手,他逆水行舟而奋进不懈。二十一年来,他从单一的制刷行业,逐步拓展至医疗设备、光学仪器、地产酒楼、物流运输等领域,实现了事业的多元化、集团化发展。与此同时,他还担任了宁波市荣誉市民、宁波市政协委员、香港制刷业协会会长、香港青年工业家协会副会长、香港甬港联谊会有限公司副会长、香港中小型企业商会副会长、清华大学(香港工商界)校友会主席等社会公职,加入到服务社会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企业家队伍,凭藉一如既往的激情而冲锋在前。
                                                        
自学成才 蓄势而飞

      当回顾起二十一年的创业经历时,徐鸣翔先生认为今天所取得的一切,与年轻时的生活锻炼密切相关。1957年出生于宁波鄞州区(时为鄞县)的他,因父亲在香港当船员,少年时的生活相对于周围的同龄人较为优越,如果不是文化大革命的爆发,那么他一定会走进大学校园。然而,人生之事十有八九不如意,这一场为时十年的政治运动,迫使他中断了学业,提早接受社会风浪的考验。
  尽管家道殷实,但徐鸣翔没有游手好闲,年仅十三四岁的他毅然选择了做苦工。整整一年的时间里,他用自己稚嫩的肩膀,经受着超负荷劳动的磨练,从而历炼出坚强的意志和拼搏的精神。与“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相比,他这种强烈的独立意识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家庭背景的衬托下,他的这种精神更难能可贵。学会了独立,使他变得成熟起来,渐渐谋划起自己的人生。当一名电工学徒,是他当时的自主选择,为了能够有一技之长,他跟着师傅后面自费学习。有道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凭藉自身的努力,两年里他不仅全面掌握了电工知识,还学会了机械操作和修理,这正应了那句古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自己去悟。”良好的自学能力,为他日后的创业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学满出师之后,徐鸣翔依靠精良的电工技术,在周围渐渐小有名气,很快就有人上门请他做事。一次担任一项大型电基工程的总指挥,让他至今仍记忆犹新。他笑着回忆道:“那时我才19岁,负责指挥300多人架设线路,虽然年纪很小,但周围人都挺尊重我。”这时,他的语气里充满了自豪感,虽然并没有挣到很多的钱,但毕竟他尝到了当领头雁的滋味。
  与自主创业有所成就相比,徐鸣翔先生觉得年轻时的自我挑战,担纲大型工程的指挥重任,是自己的成功所在。“年轻时不要太现实,吃苦不一定是坏事情,如果总是惦记付出多少就要回报多少,那么会丧失学习的机会。只有年轻时努力学习,才会积聚一笔无形的财富。”
  这既是他的人生感言,又是对现代年轻人的真挚寄语。的确,雏雁要想高飞,就必须苦练基本功,如果一味地退缩,或有条件地去付出,那么只能让自己的双翼退化。而徐鸣翔先生利用青春年华,无条件地选择艰难的生活,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蓄势而飞。
  
独木成林一鸣惊人
 
  1979年,因父亲年岁渐增,徐鸣翔先生赴香港与他团聚。父亲仅为普通船员,在经济上并不能给他更多的帮助。所以,他进入叔父的灯饰厂协助管理,这一干就是六年。《韩非子》言:“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默默耕耘的六年里,他不鸣不飞,所等待的就是机遇。
  1985年,徐鸣翔先生通过偶然的机会,了解到一家公司因经营不善而欲出售,便与朋友合资收购下来,开办了一个家庭作坊式的工厂,当时起动资金仅为2万元。利用几台落后的老式机械生产一些简单的刷子,他的“启发”之路就这样起步了。但因香港经济受金融风波的影响,他经营一年的生意额仅有10万元。当事业遭遇冰寒冬季时,合伙的那位朋友却釜底抽薪,撤资和拉走部分设备背弃了合约。面对“屋漏偏逢连绵雨”的艰难处境,徐鸣翔先生并没有气馁,而是和自己的妻子依然起早贪黑地工作。凭藉所学的机械技术,他对制刷设备“植毛机”进行了改良,使得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增强了行业的竞争力。
  冬天到了,春天就不会太远。徐鸣翔先生最终度过了艰难岁月,使生意走上了正轨,可谓是“雁鸣一声,行业震惊”。1987年,适逢香港和世界经济好转,国际市场对各类刷子的需求逐年增加,工厂订单由此增幅很快。徐鸣翔先生顺应经济趋势,选择正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为事业的发展基地,在东莞设立投资内地的第一家工厂——龙翔机械厂。此时,他开始尝试着多元化发展,与日本“菱电”公司合作,研制出香港首创的电脑操纵半自动化制刷机械,不但提升了自身工厂的生产效率,还将机械销售给其它制刷厂,涉足机械制造行业。
这时候,徐鸣翔先生所率领的启发公司,已经蜚声国际制刷市场。凭藉良好的信誉度和高品质的保证,吸引很多世界著名品牌委托他的工厂生产,市场分布欧美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但加工生产不能满足他的事业心,为了走上特色化发展之路,1995年他带领研发队伍开发了一系列的发刷及发廓专用发刷新产品,同时,徐鸣翔先生亦非常注重知识产权,累积至今,已累计了百多项专利注册产品登记。 “启发”所创立的“美极”品牌也逐步打开了国际市场,从而实现从加工生产到品牌化建设的重要转变。同时,他也转变了以往完全出口海外的市场战略,开始向国内市场拓展,以达成双管齐下再攀新高的事业发展局面。
  恪守创新理念,秉承诚信原则,是徐鸣翔先生最终成为香港制刷行业领头雁的前提保证,也是他制定“平、新、靓、快”竞争策略的指导思想。所谓“平”,就是创建自主品牌,降低销售成本来占领市场;“新”,是指始终以创新意识贯穿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靓”,则针对客户的品质要求,使“香港制造”、“中国制造”为国际市场所推崇;“快”,不仅是第一时间交货给客户,还要最短的时间内付款给供应商,建立合作过程中的诚信机制。这四字诀为徐鸣翔先生打造国际品牌,赢得国际市场青睐,为启发集团的长足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而对于企业的内部管理,他则奉行人性化方针,在内部建立人才储备库,既解决了制刷业人才不足的问题,又给员工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因而,在他的企业里工龄长达十几年、二十几年的员工屡见不鲜。
  经营策略和管理理念相结合,让徐鸣翔先生率领启发集团最终登上了行业的龙头宝座,也让他以在工业界的贡献而荣膺2002年“香港青年工业家”称号,成为当年获奖的七名工业家中唯一的制刷业人士,誉之为“刷王”并不为过。
  二十多年的发展,使徐鸣翔先生从名不经传的打工者,到一鸣惊人的工业家,根本原因在于独木亦可以成林。虽经历风暴的洗礼,但他依然敢于孤军奋战,只有生命力旺盛的树木可以与之相媲美,在独木难支的困境里,他与寒风作斗争,仿佛让人看到了那个洒着汗水做苦工的少年。等到春花烂漫时,一片苍翠的树林迎风而焕发出勃勃生机。
  
众志成城 越鸟巢南

   既然身为香港制刷行业的领头雁,徐鸣翔先生自然对同业的发展关心备至,最经典的实例莫过于对1999年6月欧洲制刷业联盟倾销投诉的回击。当时,欧洲委员会接受申请后便发出问卷调查,但因大部分厂商放弃答辩,使欧委会于2000年5月单方面宣布对中国、香港、韩国等地区的发刷品征收临时性反倾销税,每个货柜增加48%,每件货品征收0.55欧元不等。
  由于与事实大相径庭,此举不仅损害了很多转移至内地的香港制刷厂家的既得利益,而且对整个中国制刷行业造成重创。对此,徐鸣翔先生当然不会答应,为保障同业利益和讨回公道,他广泛联络同业向香港特区政府贸易处寻求帮助,随后组团专程赴北京向国家经贸部、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等部门进行申诉。在经贸部委派专员前往欧委会交涉的同时,徐鸣翔先生在北京和欧盟地区聘请了3名律师,搜集了大量的证据,提交给欧盟各国的贸易组织及政府机构。在外交和事实的双重压力面前,欧委会最终撤销了此项征收临时性反倾销税的议案。
  这件事的圆满解决,使徐鸣翔先生在香港制刷业界颇受好评,同业人士在他的感召下,愈发认识到众志成城方是行业生存之道,于是由40多家企业组成的“香港制刷业协会”应运而生,众望所归的他被推举为首任会长。
  同业的联合是整个行业发展的福音,而徐鸣翔先生加入香港青年工业家协会担任副会长,则标志着他的目光已经投向香港整体经济的发展。自出任副会长以来,他先后负责教育、公关小组事务,期间他积极参与会务,组织研讨会、推动研修课程、筹办考察团,更先后在“香港商报”、“文汇报”、“大公报” 、“香港经济日报”等发表文章对香港工业界概况反映见解,为协会的发展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虽然加入其中仅有三年,但他认为:“协会成员虽然只有120多人,但俱是各行各业的青年才俊,全国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占到近10%,还有几十名各省市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GDP产出总量达到1500多亿。因为只有获得‘青年工业家奖’才可以加入,所以协会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尽管如此,但协会的作用不容小视,特别针对目前香港的经济转型,工业是重要的助推力,只要大家众志成城,其影响力必然深远。”
  关注香港经济的徐鸣翔先生,当然没有忘记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宁波,所谓“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于是,早在1992年他就在宁波鄞州区开设了内地的第二家工厂——宁波启发制刷有限公司;1997年他又投资华狮啤酒(舟山)有限公司,以后陆续在家乡创办了橡胶制品、电子产品及与法国合资的洁威制刷有限公司;2001年6月,他挥写出投资大手笔,与鄞州区工业园区签约,首期投资2500万美元创办工业城; 2002年5月17日,他率领香港8家商会20余位港商组成的“宁波经济发展考察团”,赴宁波考察经济环境,增强他们到宁波投资的信心,提升宁波在香港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如此频繁地投资家乡,和为家乡招商引资,是他乡情使然,更是他担任宁波市政协委员、香港甬港联谊会副会长的贡献所在。由于对家乡经济建设作出的重要贡献,徐鸣翔先生被宁波市鄞州区授予“爱乡楷模”称号;2002年7月26日,他被宁波市政府授予 “荣誉市民”的称号。
  然而,他认为自己仍须努力,对于家乡的发展,应该“荣辱与共,肝胆相照”。正如他做慈善事业那样,绝不粗枝大叶,而是细化至个人,凡是有贫困学生和家庭,他都会通过以他太太名义命名的基金会予以一一帮助。这是一种春风化雨的品格,于家乡的付出,他希望点点滴滴都能送去温暖。大雁归来后,将会使家乡经济的春天更加生机盎然。

后 记
  虽然事业有所成就,但徐鸣翔先生依然像以前那样热爱学习,曾经几次参加清华大学研修班的学习,近期他刚刚对国家“十一·五规划”进行了研读。
  如果说年轻时的学习,让他变得羽翼丰满,高翔于蔚蓝的事业天空,那幺现在的学习,则是让他更好地发挥领头雁的作用,率领自己的企业,带领香港制刷业的同仁,向更准确的方向飞行,在蓝天底下挥洒出大写的人生!


会员企业网站: 市级各部门网站: 省内侨务网站: 各地侨商会网站: